《Supreme Copies》第二册释出,了解顶级潮牌Supreme的“借鉴”史
春节期间,广西电网公司按照保重要场所、保重要用户、保民生的原则,优先保障交通信号设施、机场、汽车站、火车站、码头、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党政军机关、新闻媒体用电。
面对这种形势,如何科学合理地发电以满足不断上升的用电需求,确实是一道难解的数学题。2016年,董立军的公司组织客户参与响应79.96千瓦,占江苏省总响应量的23%,在8家负荷集成商组织的响应量中占到了38%。
通过合理调整厂内生产计划,短时间内在不影响整体生产计划的前提下完成自主负荷下调,给企业带来了相应的经济补贴,配合江苏电网完成削峰工作,给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做了贡献。最常用的基于时间的价格机制有分时电价、关键峰荷电价和实时电价,这3种需求侧响应机制在美国都有较好的实践。国网江苏电力营销部市场处副处长杨斌点出的问题很关键。他刚刚从江苏省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开会回来,看着电费单,对照省里下发的补贴标准,能返100多万元。风力和光伏发电的不可控和间歇性,增加了电力供需平衡的难度。
尖峰电价年度增收的电费专款专用,经江苏省经信委和物价局核定后全部用于奖励参与电力需求侧响应的用户。页面上跳出大大的公告栏,介绍电力需求侧响应,并引导如何参与。接下来,蒙东电力将针对元宵节继续做好负荷预测和线路设备的隐患排查治理,同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落实冬季电网防雨、雪、冰冻、寒潮、雾霾等恶劣天气的应对措施,确保节日期间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
2月3日,据国网蒙东电力公司调度控制中心负责人介绍,除夕至初六,蒙东电网供电量为5.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4%,日均供电量7611万千瓦时,最大供电负荷出现在1月27日(除夕),为416万千瓦,同比增长13.04%。春节期间,该公司共处理故障报修1858件,故障抢修到达现场及时率100%,95598业务回访满意率100%。在春节保电中,蒙东电力强化应急处理,第一时间做好电力故障抢修,组织490支抢修队伍、1880名抢修人员24小时保电值班,出动抢修车辆573辆、发电车18辆,及时恢复故障停电线路、台区,保证优质服务质量不打折1173个供电营业厅安排近3600名窗口营业人员值班值守,做好节日期间的各项业务受理,未发生因为服务不到位而导致的营业厅人员服务投诉问题。
全省95598电话呼入量5.8万个,全省派发故障抢修工单9749张,同比下降5.13%,实际处理故障8673起,同比下降4.83%。1月27日至2月2日,12398热线共受理有效信息14件,其中故障停电报修11件。
2017年春节期间,江苏电网运行稳定,供电可靠,服务保障有力,未发生重大电网事故及供电服务质量事件,圆满完成了全省用电保障任务。江苏省电力公司共安排200余名用电检查员、52辆应急发电车、300余台小型发电机为高危及重要客户、重大活动提供电力保障。省市两级远程工作站安排值班1000人次,对95598客户诉求能够做到及时响应,妥善处理,未发生由于客户诉求处理不及时、不到位导致的重复来电问题。为确保春节期间人民群众满意用电,江苏能源监管办提前部署、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节前印发了《关于做好2017年春节期间供电服务工作的通知》,部署落实春节期间用电保障工作,确保全省人民群众度过了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为确保春节期间人民群众满意用电,江苏能源监管办提前部署、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节前印发了《关于做好2017年春节期间供电服务工作的通知》,部署落实春节期间用电保障工作,确保全省人民群众度过了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省市两级远程工作站安排值班1000人次,对95598客户诉求能够做到及时响应,妥善处理,未发生由于客户诉求处理不及时、不到位导致的重复来电问题。2017年春节期间,江苏电网运行稳定,供电可靠,服务保障有力,未发生重大电网事故及供电服务质量事件,圆满完成了全省用电保障任务。江苏省电力公司共安排200余名用电检查员、52辆应急发电车、300余台小型发电机为高危及重要客户、重大活动提供电力保障。
1月27日至2月2日,12398热线共受理有效信息14件,其中故障停电报修11件。全省95598电话呼入量5.8万个,全省派发故障抢修工单9749张,同比下降5.13%,实际处理故障8673起,同比下降4.83%。
1173个供电营业厅安排近3600名窗口营业人员值班值守,做好节日期间的各项业务受理,未发生因为服务不到位而导致的营业厅人员服务投诉问题就本轮电改的几个重点而言:作为红利释放最为集中的环节,售电侧改革的鲶鱼效应无疑最为重要,在直接调整利益的同时,将继续发挥巨大的吸引和放大效应,对整个行业产生强烈冲击;而作为基础和核心的输配电价改革,也会给业界以稳定预期,坚定改革发展的信心;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电力市场建设和电力交易机组建和规范运行、燃煤自备电厂监督管理等三方面尚待新的突破。
在共享电改红利之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改革成本如何分担?尤其是面对日益突出的新能源消纳问题,如何打破省间壁垒,建立跨区消纳新机制?目前看来,解决之道有赖于软硬件两方面的建设,硬件建设包括:火电等电源的系统灵活性改造、跨区输电通道建设等,这涉及调峰辅助服务分担机制的建立、跨区输配电成本和定价办法;软件建设目前各方关注点在于,具有约束性的新能源消纳配额制、绿色证书交易机制的建立。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电力市场模式。这一操作手册,为未来3年的市场化交易确定了顶层设计。此次规则首次全面考虑交易品种、全流程设计,以市场机制激发市场主体的参与热情。此外,首批105个新增配电网试点运行情况值得关注,尤其是考虑到国家能源局发布《首批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评选结果公示》后,当多能互补叠加增量配电,引发的多种能源、多种系统融合的空间,必将让人浮想联翩。2017年伊始,业界期盼已久的电改重量级靴子陆续落地。
先是1月4日,国家发改委出台输配电价定价办法的消息出台,此后,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暂行)》,明确计划调度+直接交易为主的中长期交易模式操作方法及流程。问题在于,简单粗暴的价差模式引发人们对现有售电公司盈利能力产生怀疑,未来,需要通过能源+互联网培育出有综合服务能力的售电公司,才能让人信服。
重磅政策称得上开门红,2017年,将迎来电改的第二轮爆发期,在保持速度、鼓励参与之外,有序推进的基调也将继续保持。比如,对于监管周期新增准许成本之中的其他费用一项,明确为参考不高于电网经营企业监管期初前三年历史费率水平的70%,同时不高于监管周期新增固定资产原值的2.5%核定,需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才行。
而这些,都有赖于交易中心平台的市场化作用发挥的程度。在完成基础的组建工作,并完成初期的市场启蒙任务后,下一程如何发挥引导作用,将成为电力交易机构必须直面的问题,跨区消纳或许成为一个亮点。
2016年,超出预期的收益,让先行布局的售电公司赚得盆满钵满。在我国双轨制现实条件下,新近公布的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提出的计划调度+直接交易为主的中长期交易模式,是走向现货+中长期的重要一步。对于四川、陕西、广西、云南等地的地方电网,也将参照《办法》,科学核定地方电网和新增配电网配电价格,研究建立常态化监管制度,积极推动电力市场化交易。以避险手段为例,在合同转让交易部分,首次提出用户之间的用电权交易概念,并明确了操作细则,合同转让交易原则上应早于合同执行3日前完成,这意味着,用户只要提前3天判断无法按照合同执行部分电量,即可进行转让避险。
让电力交易中心承担前沿引导作用。但这一切,应根据轻重缓急,掌控节奏推进。
让售电侧市场继续成为引爆点。2017年,电改进程已步入途中跑阶段,推进相关举措需要紧锣密鼓,更需要脚踏实地,才能真正落地生根。
再比如,对于准许收益中的营运资本,明确营运资本按不高于监管周期前一年电力主营业务收入的10%核定,给出的明确限制是,核定基数为电力主营业务收入,核定比例不高于10%。对电力市场而言,无现货,不市场的观点已经得到认同,而中长期交易,更是电力市场的基石。
下一步,应关注第二批12个省级电网,其余14个省级电网以及区域电网,乃至跨区跨省线路的输电价格。《办法》已经透露出监管部门的态度。这意味着,电改能否以一种多赢的方式进行,也是决定其成效的关键要素。要做到稳步前进,至少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发力:让输配电价产生积极的驱动力
在完成基础的组建工作,并完成初期的市场启蒙任务后,下一程如何发挥引导作用,将成为电力交易机构必须直面的问题,跨区消纳或许成为一个亮点。要做到稳步前进,至少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发力:让输配电价产生积极的驱动力。
再比如,对于准许收益中的营运资本,明确营运资本按不高于监管周期前一年电力主营业务收入的10%核定,给出的明确限制是,核定基数为电力主营业务收入,核定比例不高于10%。对电力市场而言,无现货,不市场的观点已经得到认同,而中长期交易,更是电力市场的基石。
先是1月4日,国家发改委出台输配电价定价办法的消息出台,此后,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暂行)》,明确计划调度+直接交易为主的中长期交易模式操作方法及流程。比如,对于监管周期新增准许成本之中的其他费用一项,明确为参考不高于电网经营企业监管期初前三年历史费率水平的70%,同时不高于监管周期新增固定资产原值的2.5%核定,需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才行。